《因法之名》葛晴被殺葛大杰痛哭 網(wǎng)友:居然舍不得?

李幼斌,張豐毅,李小冉,石天琦領銜主演,我國首部以冤假錯案平反為原型的法治電視劇《因法之名》在北京衛(wèi)視的播出已接近尾聲,17年的冤案終于得到昭雪,但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,錯案剛平復,新案接踵而至,石天琦飾演的葛晴在婚房被刺殺,面對女兒的慘死,李幼斌飾演的父親葛大杰悲痛萬分,葛晴的丈夫許子蒙被控訴為第一嫌疑人,但鄒桐(李小冉飾)堅信真兇另有其人,《因法之名》疑云再生,真相追逐之路再次開啟,劇情跌宕起伏,觀眾大呼過癮,而針對石天琦的下線,有人則表示,習慣了葛晴的“葛言葛語”,面對她的離開,居然生出了不舍的心境,“心疼葛晴”也被刷屏,可見大家對石天琦葛晴一角充滿惋惜及遺憾。
石天琦令人心疼
其實,葛晴的被殺,此前已在劇中埋下伏筆,擁有上帝視角的我們不難發(fā)現(xiàn),葛晴已被黑衣人跟蹤已久,尤其是在深夜的樓道或者是人煙稀少的地下車庫,黑衣人的身影都不斷閃現(xiàn),有著強烈第六感的葛晴,忐忑之情溢于言表,而飾演者石天琦驚恐不安的表現(xiàn),引發(fā)了大家強烈的共鳴,有觀眾評論道,明明是一部法治劇,卻有種看恐怖片的既視感,此效果不乏劇情的推動,也離不開演員石天琦對葛晴一角的塑造,可以說,在情緒感染及細節(jié)處理上,葛晴的表現(xiàn)都可圈可點,如面對自己父母時,任性中透露著無限依賴的眼神姿態(tài),在轉身遇見許子蒙的至親時,變成刻意討好和迎合的動作,而對許子蒙的再三離婚訴求,忍氣吞聲中夾雜著歇斯底里的爆發(fā),一個驕縱,愛而不得,卑微又偏執(zhí)的小女人形象,刻畫的入木三分。
石天琦引發(fā)觀眾共鳴 (1)
邊播邊“吐槽“葛晴已成為觀眾看劇的常態(tài),葛晴也被網(wǎng)友評價為,成功打敗蘇大強,爾晴等人,成為史上最氣人角色TOP.1,有評論表示道:“果然以前還是太年輕,小時候十惡不赦的容嬤嬤現(xiàn)在看起來都比葛晴順眼可愛”,不過也有網(wǎng)友評論,”演員和角色必須抽離”,角色是角色,演員是演員,不要將角色的印象過多的轉移到演員本身,戲結束后,演員需要從角色中抽離出來,觀眾也得擺脫角色對演員的固化印象,不過,不可否定的事實是,對角色的討論,一定程度上,也是對演員的認可。
石天琦引發(fā)觀眾共鳴 (2)
拋開大家的非議,葛晴一角無疑是悲情的,童年噩夢伴隨一生,被強勢的警察父親“嫌棄”懦弱,在極度缺乏安全感的環(huán)境中長大,宛若江水中的浮萍,將所有的情感和信賴都傾注在許子蒙一個人身上,孤注一擲的勇氣讓她這一生只為追逐許子蒙而活,可以說她的思維和行動已不受正?刂疲@種近乎自虐的感情追求,已是一種病態(tài),相信編劇對這一人物的塑造,不僅是為了推動故事情節(jié)發(fā)展,更是警醒我們,以最大的包容對待每一份感情的同時,也要及時發(fā)現(xiàn)受害人心理創(chuàng)傷的彌補,以免釀成大禍,追悔莫及。
究竟許子蒙是不是殺害葛晴的兇手?案情走向究竟會如何發(fā)展,更多精彩,就在北京衛(wèi)視19:30,品質劇場的播出。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